top of page
Dr CA Tse

從人生階段論反思教會青年牧養

已更新:4月23日

作者: 謝思熹先生

日期: 2019年12月1日


豐盛社企學會董事暨「社創校園」創辦人


近代存在主義神學家祈克果的人生階段論指出三種不同的人生階段:審美╱感性(aesthetic)、倫理(ethical)和宗教(religious)三個階段。


所謂審美的人生,是指人們只是為了現在而活,也就是享樂的階段,直覺美好的、令人滿足的就是好的,可說是享樂主義者。但這個階段的人到最後會感到憂鬱,因為人只活在當下,既無未來也無過去,會頓感虛無,快樂不再,開始探求人生的意義。而根據二零零五年一項針對美國、芬蘭及香港三地青春期前學童的研究發現,學童到十二歲已十分關注「我是誰?」「我屬於哪裡?」「我生存的目的」和「我與誰具有關係?並應負上甚麼責任?」等問題,可見青年於成長中會由追求個體快樂,到探求生命的目的與自我的身份認同。


當你開始探求人生的意義,你就開始進入倫理人生的階段,也就是會透過認識自我,向內要求自我,個人願意受理性指導,並把自己的所欲與社會義務結合起來。這個階段中,人「為他人而活」,個體要為他人著想,不再只顧自己的利益。可是倫理和道德的個人行為,兩者有時難免產生不協調。在這個情況下,個人便會產生罪惡感。正是保羅所說:「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」(羅七18)這時候,人就需要上帝(宗教)。


由倫理階段向宗教階段的過渡,祈克果認為人需要作出信仰的跳躍(leap of faith),個人生活受信仰的指導。借用保羅的說法,就是我們應把自己當作活祭獻上,天天為主而活;其後,則是一堆於實際生活的教訓,在日常生活,以至待人接物中,都做到「心意更新而變化」;最後一步是要察驗上帝善良和完美的旨意。


今天很多信徒將信仰停留於第一層,只顧個人成就、平安和快樂。當然今生的享樂不是問題,這本是在世勞碌應得的份,但將福音簡化成「成功神學」,將「上帝的平安」等同今生個人的享樂與美好,都是錯誤理解聖經。另一方面,近年年輕一群對教會的反動,或源於他們留意到社會的情勢和需要,開始進入到第二層「為他人而活」的情操與思考,但教會未有相應的牧養、教導,以及可仿效的榜樣,有時更誤解他們是少不更事,故此讓青年失望離開,教人痛心又可惜。


故此,教會的牧養就是將信徒由一個未知、無方向、純追求快樂的審美人生,過渡至倫理的人生,讓他有自身的宗教意識以及表現對他人的關懷,並探求生命的終極意義,協助信徒完成由個人走向上帝的歷程。教會未來牧養除了要聆聽年輕人心聲,更要思考講道和釋經上如何指引信徒。


走向宗教人生,相信基督,並且在生活中與主同行,共同回應社會需要,關懷社會受欺壓和被忽略的群體,讓教會藉回應現世的行動,作為對世界的見證。



(作者為伯特利神學院轉化型領導學博士生。原文已於較早時在《時代論壇》刋登。)



(原載於《 城市心》 19期 2019年12月,承蒙作者同意,於此轉載)

0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