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城市轉化不可欠缺的土壤 -信仰與工作的融合

已更新:4月23日

作者: 陳敏斯


剛與博士生完成在國內的學習,走訪了在成都、重慶的教會和不同事工,嘗試瞭解他們的機遇和挑戰。內地教會日趨老化,青年及工商團契的發展,誠然為教會帶來不少生氣,但要牧養後者,很多牧師都感到一定的壓力。胡仕揚先生在前文提到職場事工在香港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,實在很有參考價值。國內在這方面的情況, 有點跟我們在90年代初期相似,特別在神學方面的反省,一般都較為保守,聖俗二分、聖職主義、聖經主義、教會主義、重救贖輕創造、重佈道輕社會參與等, 仍為較主流的思想。但在另一方面,國內各方面的增長都非常迅速,工商團契內大部份是做生意的老闆,他們的見識、資源及主動性, 一般都較牧師強,爭取很多到外地學習的機會, 在教會以外的交流,難怪牧師對牧養此等信徒感到吃不消。對這羣職場信徒來說,最理想的牧者, 是一個有深厚神學訓練又成功的商人,換句話說,就是既屬靈又屬世的雙棲物,深明上帝的道理,又懂得在商場上演譯。 




四個融合的向導 


當然, 牧者可能認為, 這樣的要求不切實際,其實,這類雙棲的牧者, 可能比我們想像多,其中的表表者, 就是剛來港講學的米勒 (David Miller)。他現在普林斯頓神學院任教。在投身神學教育和研究之前,曾在商界高層任職十六年。他的著作「上帝在工作」 (God at Work) , 陳述「信仰與工作」 (Faith at Work – FAW) 運動。在西方的歷史和發展,提到我們現處第三浪,職場信徒再不甘過着信仰與工作分割的生 活,他們積極尋求兩者的融合。融合的向導可分為四個方面: 倫理、經驗、佈道及豐富 (見下圖) 1




倫理和佈道不需太多的介紹,以經驗為主的整合方式,通常比較着重呼召、意義和目的,他們認為工作具有內在和外在意義和目的。以豐富為主的整合方式,往往是較個人和內 向性的,專注醫治、祈禱、默想,意識,轉化和自我實現。 


個人如何取決主要的融合模式,受很多不同因數的影 響,這包括教會牧養,性格,神學教導,社會調節,性別, 地域和企業文化。對某些人來說,這些表現是有意識和故意 的。但對另一些人來說,這則可以是前意識的。還有另一些,則是對話、是覺醒,是一個敏銳和認知的決定。由於這些原因,以上的框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,去確定個人主要的整合模式......它可以成為一個有建設性的工具,不僅使人更明白自身特定的信仰和與工作融合的傾向,更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和尊重其他融合方式的表達。這個框架的靈活性,容許個人及組織,可同時以不同的模式作主導,從而避免硬性的區分,把個人的類型,看成對立或毫不兼容的通病。2


教會的回應 


米勒認為,這個運動至今仍是以平信徒 (lay person)主導, 教會及神學院的回應,是比較緩慢和保守的。筆者的博士論文,亦是在這課題上探討。香港的職場事工,都是較則重佈道的,視職場為宣教工場 (mission field) 多於使命 (mission)。在我走訪的教會中,牧師對工作及職場神學毫不陌生,但很少能將理念發展到教會的教導、牧養和事工上。3


堂會在牧養信徒上,最常遇見的問題是工作 (60.1%) 4。 喜見近年越來越多牧者在此認真探討,並實踐這方面的牧養。牧師在牧養職場信徒上的壓力,部份可能源於一些不設實際的期望。很多人認為牧師是成熟的,一般信徒都是被餵養和需要成長的,所以當牧師碰到他們不熟識的課題,可能會感到不安,勸勉可能合聖經,卻未必可行,甚至不智。 

由於經驗上的限制,沒有人能完全明白所有行業的處境,所以牧者必須多聆聽,更重要的,是擁有廣闊的胸襟, 謙遜地承認自己的不足。牧者最重要的角色,是要讓信徒安歇在神面前,肯定他們是被主差遣到職場崗位的,讓他們可以重新得力。5 就如末底改跟以斯帖,很多以斯帖日常遇到的問題,如怎樣裝扮,取悅夫君,宮廷政治等,末底改都可能不盡瞭解,但他與以斯帖同行,在最關鍵的時刻,提供屬靈的視野和洞見,肯定她的召命,挑戰她堅強面對,全然擺 上 。(帖4:13-14)


轉化職場、轉化城市 


當凱勒 (Tim Keller) 在八十年代末期來到紐約市植堂時, 返教會的人不足1%,他深信福音的大能可以轉化這個城市, 回到合神心意的模樣。 他的教會(Redeemer) 銳意平衡發展以下四方面 : 6

  1. 透通過佈道和崇拜連接人與神 

  2. 透過社群和門訓彼此連接 

  3. 透過憐憫和公義連接人與城市 

  4. 透過信仰和工作的融合連接人與文化 


每一方面都息息相關、缺一不可,福音的影響是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和生活的每一部份。現在紐約市返教會的人數已超過5%,他們剛啟動一個十年的願景,祈求屆時這個數字會超過15%。雖然香港的主流是福音派 (Evangelical) 教會,林林種種的佈道形式和聚會彼彼皆是,但自八十年代末期至今, 聚會人數的比率卻沒有太大的變動。信仰和工作的融合,可對文化帶來極大的震盪,亦可能正正是轉化我城所欠缺的土壤。


(原載於伯特利柏祺城巿轉化中心《 城市心》 9期 2016年5月,承蒙作者同意,於此轉載)


——註釋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[1] Ibid, P. 128 

[2] Chan, Man Se. Evaluating the Scope and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Marketplace Ministry in Hong Kong – Dissertation, Doctor of Ministry. Bakke Graduate University, Seattle, 2010. P.126 

[3]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。「2014香港教會普查」簡報 P.40 

[4] 李適清。職場會幕。中團神學研究院,福音證主協會。 2015年10月。P.128 

[5] Keller, Tim. Center Church: Doing Balanced Gospel Centered Ministry in your City. Grand Rapids: 

Zondervan:2012 

[6] Miller, David. God at Work: The History and Promise of the Faith at Work Movement. Oxford University Press: 2007. P.127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